乌当区民族职业中学简介
乌当区民族职业中学始创于1964年8月15日。初建时为市属中学,名为贵阳市半农半读初级农业技术学校;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更名为乌当区五七中学; 1978年学校改名为乌当民族中学;1989年10月,上级决定将位于水田镇的乌当区职业学校迁至乌当区民族中学并与之合并,成为普教、职教、成教三位一体的新型学校。1995年6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乌当区民族职业中学,2010年编列为贵阳市第五职业学校。
学校现位于新加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腹部。校园占地面积48713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4172至平方米,待建面积24541平方米,培训基地(工厂、现场)5个,专业培训室22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一所集学术教育、长期、短期培训、职业技能水平评价为一体的公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设有乌当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乌当区职业教育研究办公室、乌当区职业教育讲师小组、乌当区科技培训中心等机构,是国家火花农民培训学校、贵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贵阳当地人才培训基地。2009年获得贵阳政策补贴培训机构资格;2009年9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贵州省第118个国家职业技能评估机构。.
目前学校教职工121人,专业技术人员112人,高级教师20人,双师型教师34人,学历学生2000余人。主要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与影视制作、中药制药技术、服装设计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拥有数控、汽车维修、电子、影视动画、中药制药、旅游服务等专业实习培训场所。
学校成立30多年来,紧紧围绕乌当区和贵阳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发展目标,坚持思路决定出路,质量成就未来,技能改变办学理念的命运,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乘势而上,夯实基础,扎实办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乌当区乃至贵阳市各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能型人才。
办学宗旨:一切为学生,一切为学生。
学校注重和提高学生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是我校的最终目标。学校与行业密切相关,与企业合作稳定。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并为各种大学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学生。学校毕业生的优秀素质和形象得到了雇主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017年招生计划表
专业类别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招生计划 |
加工制造类 | 051400 | 应用数控技术 | 三年 | 100 |
053200 | 应用和维护电子电器 | 三年 | 50 | |
交通运输类 | 082500 | 汽车应用与维修 | 三年 | 100 |
082700 | 汽车美容与装饰 | 三年 | 50 | |
文化艺术类 | 070900 | 服装生产与生产管理 | 三年 | 50 |
医药卫生类 | 101800 | 中药 | 三年 | 300 |
信息技术类 | 090100 | 计算机应用 | 三年 | 100 |
旅游服务类 | 130100 | 高星级酒店的运营和管理 | 三年 | 50 |
休闲保健类 | 110200 | 美发及形象设计 | 三年 | 50 |
信息技术类 | 090900 | 客户信息服务 | 三年 | 300 |
文化艺术类 | 142400 | 学前教育(联办) | 三年 | 100 |
招生对象: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可正式报名。
国家资助政策
1.农村、县、镇非农户籍、城市贫困家庭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年可申请国家助学金1500元,并按相关政策要求进行统一审查。
2.省内户籍学生免收三年学费。
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学生,可申请校内勤工俭学。
优秀学生享受学校奖学金,贫困家庭学生可申请学校助学金。
新生免费提供床上用品。
毕业待遇
1.学校统一安排参加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技能等级证书。
2.根据国家教学要求,考试合格,颁发国家统一认证中专学历。
3.成绩优秀的,免试送升入对口高职院校。
4.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可通过中职单报高职考试深造。
5.学校检查用人单位,确定学生实习用人单位。
6.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双选会,确定学生实习就业单位。
7.学生、企业、学校签订三方协议。
8.学校跟踪了解学生实习和就业表现,处理和调整实习和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9.学生就业畅通稳定,合格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专业培养的实用型人才供不应求。
公交路线:火车站可乘17路、1路至大十字路口,转乘56路至南汇通;火车站可乘253路至新添寨,金阳客站可乘22路至新添寨,转乘56路至南汇通。